“1998年以来的中国制造已经经历了三到四次经济危机,接下来当我们重新出发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新的外贸时代经受下一次的挑战?”在潮起钱塘·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著名的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向现场发问。

吴晓波认为,凭借着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中国制造已经走过了黄金十年。而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优势、税收优势、环境破坏优势消失殆尽的当下,中国制造已经在传统模式上走到了尽头。2008年之后,中国制造就一直面对着巨大的突围压力。

不过,在跨境电商从3.0时代向4.0转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四大特征给了中国制造新的想象空间。吴晓波预计,未来的中国制造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第一,数以几十万计的中小型的中国民营的外贸企业,将跟蚂蚁一样重新出发;第二,中国政府会率先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再造中国出口;第三,大数据、云计算、认知技术、语音革命的应用有机会让中小企业跑赢全世界所有的公司

吴晓波同时表示,中国的外贸产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来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由三个东西驱动的结果:一方面是改革,一方面是趋势,第三是政策。中国制造必须要在新的趋势下面获得新的工具,在政府政策推动下面完成一次性的再造,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再造。

20161222160020_d5841d99d4fd410f1ec81de89109b6b0_1.jpg

以下是著名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的演讲:

15年前中国是全球的第六大贸易国,今天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15年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交易额大概在2600亿美金左右,现在是22000亿,年均复合增长14%,全世界任何一个行业能够复合增长10%就是奇迹的行业了,我们的外贸增长14%,进口增长了11%,都是两位数的一个增长。过去15年中国就是由几乎100%的内贸国家进入一个外贸型的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困扰的事情,如今大多数的WTO国家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定位,所有国家都必须向全球宣誓你认为中国是一个对等贸易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但有两个国家:日本和美国,日本公开宣布不承认中国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的“黑天鹅”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2017年中美在贸易上很可能会发生一次非常激烈的对抗。


中国制造在传统模式上已经走到尽头

中国的外贸产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来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一样,它都是由三个东西驱动的结果:一方面是改革,一方面是趋势,第三是政策。

我们讲中国制造不是一天所发生的,我们今天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不是一天所带来的,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跨境也不是一天所带来的。中国制造经历过黄金十年,第一轮这十年的中国制造为什么能够成功呢?优势在哪里呢?两个部分:第一我们有两个优势,首先成本优势,我们的成本很便宜;第二资源优势,1998年以后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牛仔裤工厂、冰箱工厂、衬衫工厂。

今天的问题在哪里?今天内贸外贸同样的困境就是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没有了。到美国办工厂给你算一笔帐,算到后来还是美国便宜。今天在中国沿海用工一个工人根据路透的数据我们沿海的一个雇工一天的工资是7.6美金,马来西亚2.3美金,越南大概是2.8美金。人力成本在东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优势。我们的税收优势几乎也没有了。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优势、税收优势、环境破坏优势都没有了。中国制造走到今天实际上是在传统模式上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外部我们看出现了一些大的变化:

第一,印度十亿人口的国家,东南沿海,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到缅甸,只要政局稳定,只要教育跟得上,只要地方的政府的税收优惠跟我们当年一样,搞三来一补,经济特区、开发区,你们觉得未来五年十年不会成为我们竞争的对手吗?

第二,美国搞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搞工业4.0,日本搞工业振兴计划,中国搞中国制造2025。每一个国家提法不一样,但道理都是一个,要把制造业留在本国。而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所以我们一定是首当其冲的被冲击的对象。

第三,特朗普同学上任以后,叫美国利益优先,他为了获得更多美国蓝领,一定会在提高美国就业率关键指标上下死功夫。那么他的经济贸易上的假想一定是中国,打中国的制造业关税,打中国的汇率,关税和汇率一定是2017年非常敏感的数据。过去几个月,我们为了维持汇率花掉一万亿了,明年会更加激烈。

第四,人民币国际化的不确定性。我们内部发生了经典意义的中国制造公司的结束,外部面临这些新的变局,所以中国制造2008年以后面临突围,我们今天讲的是跨境电商3.0。


跨境电商4.0四大特征重新想象中国制造

然后在新跨境电商4.0里面,我觉得发生了几个新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我认为面向未来的中国制造的再出发,首先一定是一个政府主导的结果。政府未来不是要弱化,而是要强化。但是政府作用的强化不是直接参与到交易本身,而是回到决策本身,在产业层面上完成一次制度的创新,我觉得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特征,依托大数据,探索工具创新。马云说未来所有的生意都是大数据,大数据将替代石油成为新的核心能源。这两年我在我自己的工作和企业调研过程中,我对这句话是感同身受。所以大家要建立互联网思维,我们的外贸公司老板要适应新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因为新的能源开始出现了。它不是你原有的关系、渠道,是叫大数据。

第三个特征,在政府建立一个很好的制度平台以后,企业会成为新的主角。跨境电商3.0时代到来的时候,对企业来讲是一个要素变革,你的制造流程,信息化的管理流程,交易流程都必须信息化。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在这样的环境下,信息会被击穿,所谓的信息孤岛在这个意义上会被击穿掉;

第四个特征,会去寡头中介,重构全球贸易,这是未来最值得兴奋的一件事情。现在全球贸易因为有这些寡头,寡头的背后就有国家利益。我们今天要改变的就是让这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再是国家跟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个是我们未来我认为中国制造的很大的可能性,就是统治了全球贸易一百多年的寡头和中介很可能在这次由中国这些蚂蚁雄兵发动的新外贸实践中被击穿掉。

所以这个意义上我们有机会重新想像中国制造。未来的中国制造我觉得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第一数以几十万计的中小型的中国民营的外贸企业,就跟蚂蚁一样的,重新出发。我们这一次重新出发,不再是以成本和规模为我们的核心优势,我们在成本和规模优势的前提下具备了政府赋能的、互联网赋能的大数据能力,我们有了一些新的武器,我们带着新的武器重新出发。中国制造的重新出发仍然是这一波人,但是他们拥有了新的武器和新的思维。这是我们第一个希望看到的东西;

第二个是在十三个综试区,现在1+12,未来有更多的综试区,甚至未来没有综试区,未来没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因为整个国家都是综合试验区。你看我们今天还在谈综合试验区,很可能三年后五年后没有综合试验区了,那就好了,说明它就变成普惠产品,每个外贸公司都已经转化成一个新物种了,这时候我们就成功了。所以这个时候是需要一些巨大的推动,首先真的需要政府的推动,因为新的外贸的出发,第一次数据的翻盘靠单一的民营企业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各个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然后把基础性的平台建立完以后,上面是各个企业的应用产品,阿里、亚马逊,是应用型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所以上帝的第一只手,至少跨境电商推动的第一只手是我们中国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可能会再造中国出口;

第三个是这些变革,大数据、云计算、认知技术、语音革命。大数据和云计算是结构性产品。中国现在的互联网公司的计算能力在全球排第一。我们拥有了大数据、云计算,我们有深度的学习能力,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作为一个开袜子的店,你只要告诉全世界我在某一个品类中做出来的袜子是全世界最好的,用的最好的材料,穿在脚上八天不会臭,半年不会破,你卖得比别人贵一点,只要人类穿袜子,只要你在这些关键技术上能够跑赢全世界所有的公司,你这家公司就是千秋万代了,市场波动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中国制造将经受下一次的挑战

所以我为什么认为跨境电商很重要?我认为这个国家要有未来,中国如果没有制造业是可以想象的吗?是不能想象的。但在今天中国最苦的地区和企业是谁?是制造业很多的地区,以及制造业很苦逼的一些企业家朋友们,他是我们的未来,但是他们现在日子最难过。最好过的是炒房子的人,那怎么可能呢?这个国家能救得活吗?为什么大家那么同情董明珠?为什么曹德旺那么几句话引起了共鸣?就是因为日子难过,是因为走到今天传统的路径已经结束掉了,你必须要在新的趋势下面获得新的工具,在政府政策推动下面完成一次性的再造,所以什么叫中国制造的再造。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机会想象,最后甚至有可能想象到这一步,就是某一天,当我们知道墨西哥人一年穿多少袜子,知道这个季节需要袜子的时候,其实我们不需要把萧山的袜子运到墨西哥去,我们只要知道离墨西哥最近的某个地方有袜子工厂,如果那个地方是巴西的话,我们直接可以在巴西采购袜子运过去。如果未来全世界的生意都是大数据的生意,如果我们利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大国、制造业大国,中国今天的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达到百分之十几,美国15%。如果能够利用我们的大国能力掌控这些贸易数据的话,我们有可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我拥有了流量分配的能力,我不再是制造能力。

最后汤因比一句话跟大家分享,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历史哲学》,说人类历史进步之后曾经出现了39个文明体,到今天我演讲的时候只剩下两个了,一个是华夏文明,一个是印度文明,都消失在历史烟云中,消失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不够强大,而是因为它有没有有适应世界的变化。而且在历史长河中,你适应这个变化适应一次不行,你能不能够多次适应历史的变化,你能不能在应对下一次变革中和再下一次变革中经受挑战。98年以来的中国制造已经经历了三到四次经济危机,我们已经经受了多次的挑战,接下来当我们重新出发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新的外贸时代经受下一次的挑战?这是我们在2017年、2018年、2019年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