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批头部餐厅,它们每天都会迎接大量的客流,生意的火爆程度让他们的用户经常需要排队等位。对于这批餐厅来说,他们的痛点在于如何让内部效率更优化,以提升自己的翻台率?


悠先点菜给出过这样一个大致的数据,典型的用户就餐流程是:点餐占用 5 分钟,下单 2 分钟,等菜 15 分钟,就餐 30 分钟,买单 5 分钟。而这个流程里,其实除了就餐的时间不可控以外,前后点餐、等菜、买单等环节的时间都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这也是为什么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餐饮创业者,希望用 to B 或者 先 to B 后 to C,或者完全to C的方式来尝试各样角度切入这块市场。 

1.png

而我们此前报道过的排队产品“美味不用等”(下面简写为“美味”),在“省时间”这件事情上,又和我说了一些新的想法:


此前“美味”在B轮融资时称,他们称能为餐厅带去的价值点有三:


① 扫描号单,拉回离开现场的食客,帮餐厅提高 10% 左右的就餐率;


② 预先点菜,节约店内点菜时间,帮餐厅提高 10% 左右的翻台率;


③ 手机取号,满足缺时间不缺钱的用户远程排队取号,帮餐厅提高 10% 以上的客单价。

1 (2).png

但是现在,他们不希望仅仅“徘徊在餐厅的门口”了,还希望可以为餐厅内部提升更多的效率。比如,排队时预先点菜这个环节之前就做了,而支付则是现在正在推进的——他们让用户在排队的时候点菜,点完菜后直接在线付款,而后餐厅根据用户排队进展提前把单子下到厨房,这样餐厅就能节省掉最耗费时间的“点菜”“等菜”及“收银”环节,因为用户们已经实际付了款,所以不会再因为排队不耐烦而提前撤退,也能为餐厅降低流失率。


有意思的是,排队这个形态还可以被继续优化,通过“排队”去做“餐位预订”。举个栗子,假设今天绿茶餐厅有 50 号人排队,餐厅可以把 5 号、10 号、15 号等位置预留下来,不在线下放给到店排队的用户,而在线上分配给“美味”的用户,相当于预留位置去做预订,一般餐厅会留 10% 的资源来提供预约,以不影响生意的前提来给到用户。


“美味”创始人谢新法说,他们观察了银行的排队方式,银行会让VIP用户排在最前面,随时到店随时可以排在最前面的位置,下一个才是排队取号的用户。所以“美味”也想去为他们的核心用户提供这项功能,让他们可以预订餐厅的位置,在预约的时间到店可以优先安排用餐,当然可能需要为此付一部分定金。


而除去点菜支付和预订,对于美味不用等来说,今年还有一个最大的战略,即“开放平台”。


现在可见的是,美味不用等的排队模块接入了大众点评、百度地图、高德、糯米、滴滴打车等应用,其中点评,百度地图,阿里喵街,支付宝,窝窝团已经上线可以使用,用户可以在这些应用上直接浏览到餐厅的排队信息,并且取号。未来如果其他应用有需求,也可以直接将“美味”的接口接入自家产品,来实现排队、点菜等功能。


不过,在是否“开放”这件事情上,“美味”团队有过很大的纠结,毕竟优质餐厅是一批很难地推也很难获取到的用户,如果开放的话,相当于其团队投入了极大精力获取的资源,完全零成本开放给第三方使用,因此会纠结是否值得。但是谢新法说,最后他们还是觉得和其他平台对接能获得的好处会更大一些,一来餐厅能借由全网的流量获取更多的优势,另一方面“美味”可以专注做好线下的服务,因此最终定下今年的开放战略。


开放之后,再下一步,除了在餐饮行业深挖以外,“排队”这件事也有可能横向发展,比如扩展到银行排队等其他需要排队等行业,那就是更未来的可能性了。而目前给“美味”的扩展带来信心的是,他们称“目前已经覆盖了 16000 多家餐厅,主要分布在 1、2 线的 Top 50 城市,每月排队取号 800 多万单,系统接纳 2500 万排队就餐人群,消费额超过 15 亿”。


当然在这个愿景眼前,依然有许多障碍,一来有收购了遥遥排队的小巨头美团,二来有餐厅本身的抉择,之前一位做餐饮商家内部管理 SaaS 的创业者说,餐厅很多时候还是希望用打通多点的完整解决方案,而不是单一的功能。因此,从排队单点切入后的张力能达到何种程度,还需要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