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下场领兵,阿里将更加激进?

大淘宝合久又分。

12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邮件宣布进行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相较于往年双11大促后的例行调整,此次公布的调整范围有限,主要涉及B系:集团CEO张勇将出任阿里云总裁,原阿里云总裁张建锋转而负责达摩院。原阿里巴巴CTO程立离职,吴泽明接替程立担任阿里巴巴CTO。另外,蒋芳将接替童文红,担任阿里巴巴CPO(首席人力官)。

集团CEO亲自带队负责某一业务,已经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新趋势。这项业务往往是对于集团今后发展至关重要的“第二曲线”,需要能够打破内部藩篱调动资源的人来掌舵。阿里云于阿里而言,正是此类业务。

需要奋进的当然不光是阿里云。在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数字商业板块,也就是天猫淘宝的调整,并不那么引人关注。但根据20社得到的消息,最近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中,这个阿里核心业务的动作也不小。

一名阿里前员工透露,双11、双12结束后,淘宝天猫正在推进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年初已经融合的淘宝天猫各个类目中,服饰行业BC重新拆分。原属淘宝的服饰行业的个体商家部分拆出来后,与潮玩行业、家居行业的个体商家部分合并,组成一个新的大板块。

相较年初以来轰轰烈烈的淘宝天猫大融合趋势,这一最新调整相当于一个主动回调的平衡动作。

在2021年的组织架构调整后,张勇已经从之前接受接近20名集团高管汇报业务,调整为和4个分管大总裁对接,分别是戴珊、张建锋、俞永福和蒋凡;从2015年提出的中台式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从之前的集中走向相对分散。目前看来,多元化治理的格局依然没有剧烈改变。只不过原本坐镇中帐的张勇,拿过了张建锋的令旗亲自下场指挥。

张勇在今年年初做全年展望的时候,写下的关键字是“定”,而如今张勇往业务侧跨进了一步,给新一年定下的关键字是“进”。不管是过去一年深受损失大客户之苦的阿里云,还是大规模缩减了营销的核心商业,在未来一年的策略想必会更加强调攻势。

B、C再拆分

在该名前员工眼中,这一轮淘宝和天猫的调整,更像是回到了融合前的状态。

上一轮组织架构的调整逻辑是“合并”。去年12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布内部信,宣布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新整合设立中国数字商业、海外数字商业两大业务板块。

其中,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业务,都被整合到一起,共同形成“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由戴珊分管。

原本同时管理淘宝、天猫的蒋凡,则被派去分管“海外数字商业板块”,整合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

淘宝、天猫合并后,一个行业只有一位负责人,实行品类总经理负责制。可以想象,两者合并后,淘宝天猫裁去了不少职能重合的人员,实现降本增效。这一大型架构调整在618前基本完成。

不过,当时的合并依然留了一个后退空间。那就是虽然行业合并运营,但是淘宝、天猫的品牌依然各自独立,市场部分开运行。根据《晚点 LatePost》报道,这是张勇向戴珊强烈建议的。

尽管用户使用的主要界面是淘宝,但可以看到这次合并中,行业1号位,基本上都由天猫牵头:消费电子负责人为原来天猫的行业负责人何春雷(花名铉清)、家装家居是天猫的徐重(花名恩重)、快速消费品的负责人是此前在天猫国际事业部的吕建美(花名梦姑)。

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服饰时尚行业的1号位,由淘宝的陈利娜(花名乔乔)担任。根据20社了解,淘宝的服饰行业一直非常强势,是唯一GMV体量比天猫更大的行业。

现在这样把行业单独再次拆分出来的做法,一位阿里内部人士认为是融合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当时B、C合并的时候,上头的想法应该是,既然之前蒋凡也在一起管,从组织架构来说问题应该不大,而且都是在淘宝天猫这个大池子里,用户都习惯在淘宝app上使用”,该人士回忆,“但其实大家磨合过程还是挺痛苦的”。

痛苦的原因是,B、C之间业务运营逻辑,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天猫更重视把规模做大,吸收和运营品牌、服务成熟企业;而淘宝虽然也重视成交额,却也同样重视推动趋势和风潮,在品上的精力花的不小。从结果来看,淘宝的运营逻辑相对更加有效。

但可以肯定的是,再次拆分,依然是在降本和增效这一大逻辑下进行的。服饰、家居、潮玩等业务组合,可能是为了面对消费者进行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运营,从而进行的更有进攻性的组织调整。

电商蛰伏求变,云业务更紧迫

马上体现了“进取心”的策略是,在即将到来的年货节(12月29日至1月4日),淘宝、天猫不再坚持满减式促销,而是变成官方直降,立减5%-15%。

这意味着,从消费者体验的这一侧,天猫和淘宝的不同满减凑单不再成为负担,购物的体验将更加简洁顺畅。

改善消费者体验,重新从消费者的角度,而不是以往的商家中心角度规划和组织业务,正是戴珊大刀阔斧改革的一条主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矛盾的核心。过去一年,阿里作为最成熟、最大的国内电商平台,需求侧的问题远比供给侧更严峻。

2022 财年(截至自然年 2022 年 Q1),阿里核心电商业务 GMV 首次负增长,用户增长也摸到天花板。而在上一季度,向来占最大营收比重的客户管理费(广告费和佣金等)同比下跌7%,下跌幅度远超GMV的下跌幅度(低于5%)。

阿里的困难一目了然。CEO张勇在财报电话会上向分析师坦诚,由于社会消费持续低迷、疫情反复,业务运营依然遭遇巨大挑战。零售业务中,以服装、3C数码为代表的品类,每个季度的收入都在下跌。

另一个数据可作为佐证,在今年双十一大促中,鞋服大类下的各个子类目下跌最普遍、幅度最大。鞋服可是阿里最擅长的大品类。如此剧烈的需求收缩,无疑给阿里原本的大淘宝合并同类项战略带来了额外的变数。服装类目从整合重新走向BC拆分,或许是为了吸取老框架下更强的竞争能力。

而从长远来看,戴珊改革的两条主线是有利于增强阿里竞争力的,势必继续执行。

其一是在内部组织结构做减法、提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让流量分配更公平化是一个关键问题。淘宝孵化了天猫,并持续给天猫进行流量输血,因为后者的预算更高,所以流量往往更倾斜向天猫,尤其在大促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不少中小商家出淘的浪潮,把“省”的标签带到了拼多多。

在今年消费者端降本增效的一大浪潮中,拼多多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之一。而拼多多的毛利润爆表(上一季毛利润率达到了近三年的新高 79.1%,广告收入 284 亿元,同比增速 58%;佣金收入 70 亿元,同比增速达 102%),正揭示了另一个事实,中小商家们的广告、佣金贡献力依然不可小觑。

用张勇的话说,“特定品类中最终业务量的结果,淘宝占多少,天猫占多少,应该是一个自然结果,而不是计划经济。”让流量惠及中小商家,抢回这一块的主场,是阿里的重要命题。

其二是在用户原生流量上找增量。

淘宝、天猫守卫着阿里10亿的AAC,这基本已经覆盖了中国最多的主力消费群体。在不公布GMV和用户数两项指标后,阿里如今特别强调另一个“核心资产”依然稳定——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的12个月,在淘宝和天猫消费超过人民币10000元的消费者数维持在约1.24亿,并有98%的留存率。中国互联网最活跃的消费者依然停留在这一场域,只是需要被更好地服务和激活。

而戴珊上一轮改革中,内容化的位置被拔高,淘宝直播负责人道放和逛逛负责人千城均直接向戴珊汇报,正是这一目的。提高淘系自身的DAU,减少抖快在消费决策过程中的拦截。

除了服饰类目重新拆分等动作,今年中国核心商业没有大调,也意味着过去一年的策略大概率会巩固并延续。

在最新一季财报中,比核心商业更危急的,是原本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云业务。自从“某海外大客户”与阿里云分道扬镳,云业务就进入了水逆期,增长从跌破30%水平线,到最新季度增长率更是跌到个位数。

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的份额仍保持第一,但已从2021年上半年的38.6%降至34.5%;华为云第二,市场占有率为11.6%;中国电信天翼云的市场份额从9.6%增加至11%,超越腾讯云的10.3%,成为第三。三大运营商的云业务今年上半年增速均超过100%,国资云的迅速增长也给阿里云带来巨大挑战。

再加上阿里云今年爆出了两次严重安全事故,亟需对业界给出一个交代,重塑品牌信任度。张勇在此次邮件中特别提到,“对云计算而言,稳定和安全是对客户最基本的责任,我们要始终秉持敬畏之心,不辜负客户的信任和依托。”

在去年的大调整中,阿里云几乎是仅有的没有大动的板块。某种程度上,今年的调整可以看做去年的后续和补充。

在经历了竞争环境和内部应对剧烈变化的两年后,阿里巴巴更加明确了自己需要的和自己能做的,也做好了准备。正如张勇所说的,“随着社会进入到和疫情共处的新阶段,随着国家对平台经济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更加确信,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解决今天碰到的很多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20社”(ID:quancaijing_20she),作者:罗立璇 贾阳